中国诚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pg电子最新网站入口

企业新闻 | 2020-11-02

毛振华:强化底线思维,以更大的开放合作避免对外脱钩

           以下观点整理自毛振华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第15期)上的发言

     一、不可低估美国打压中国的决心和行动力

       2015年,我作为中国民间智库代表团的一名成员去美国智库机构访问;2018年9月,作为一个半官方的智库代表团的一员,我再次访问美国。两次出访,我感受到了美方态度的巨大变化。基于这两次出访经历以及持续的研究,我认为对于中美问题一定要从两个方面保持清醒认识——“不可高估”和“不可低估”:不能高估中美之间经济互补的重要性;不能低估美国打冷战的决心和行动力两年前我就持有这个观点,但是在那段时间社会主流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出现,是一个非主流的观点,但是如今形势的发展印证了这一判断,成为了主流观点。

       当前,我对中美之间形势的预判更加保守,认为要做好应对更困难局面的准备。美国已经借疫情做了与中国脱钩的压力测试,评估了没有中国参与的美国经济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从“测试”结果来看,美国对中国没有根本上的依赖,同中国的经贸往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替代的,问题的核心只在于美国需要花费多大的代价去替代。

       今天我们主要讨论美国大选的选情分析。最近几年,我同美国的一些朋友关于美国选举也有持续的交流,他们认为2016年特朗普当选的原因是,虽然美国的建制派、传统精英仍然坚持其传统的政治正确,就一些问题遮遮掩掩不愿公开表态,而特朗普说出了很多他们想说而不敢说的话。这是当年特朗普能当选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情况当前仍存在。基于这个原因,美国选情才有分析的价值和必要。也正因如此,即使民调落后、甚至比较大幅度落后的情况下,特朗普仍然有当选的可能性。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即便像特朗普这么糟糕的总统也能够有稳定的支持率。

      无论是谁当选,中美关系的短期走向是不会发生显著变化。因为美国两党已经形成了遏制中国的共识。这一共识基本没有什么反对者,此前的亲华派现在也都变成了反华派,一些知华派也变成了漠视中国派。所以,当前形势的这种变化在短期内逆转是很难的,这些困难主要是由于两个原因造成的:

      1、中国经济的发展严重“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2、意识形态的矛盾再度成为主要矛盾。

      在历史上,美国经常把意识形态当做一种手段。此前我访问美国,同布鲁金斯学会的学者交流时,他们举了两个例子——美国发起的韩战和越战并没有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不同,这就是美国所谓的价值观。对我们来说,对中美关系未来发展的判断一定不能低估意识形态矛盾,尤其需要反思近年来一些内部宣传内容引发美国社会误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中国应尽力维持“斗而不破”,避免陷入新冷战

      当前美国对中国的敌对态度是前所未有的。美国把中国当作兼具当年的前苏联和日本特征的对手,认为中国是它历史上最大的敌人,这一点已经是美国社会的共识。

      面对这一情况,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一方面坚持底线思维,不要对美国抱有太多幻想,不能高估中美经济和利益互补的重要性,因为我们也没有真正独门绝技的领域,美国人必须要通过我们的获得的产品并没有那么多。但美国在高科技等领域对我们封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当前“黑夜吹口哨给自己壮胆”的行为并不可取,而且这方面过于乐观的宣传,对民众、对社会、对决策层也是一种误导。另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良好的环境,此前对这种特别困难的情况并没有预期,特别是在全球相对和平的年代遇到这种困境。

       面对困难,我们要努力发掘一些发展或者缓和的机会,那就是保持中美斗而不破的共存格局,这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中国的,因为中国的发展是快于美国的。2018年的时候我就表明了这种观点,中美竞争中时间窗口是我国成功的关键。中国现在和美国决战,就像17-18岁的青少年和一个40-50岁盛年、壮年的人决斗,一方是年轻气盛的,另一方是老奸巨猾的或者说经验丰富的,这时候决战,青少年的胜率肯定是非常低的。但再过十年二十年,我们30-40岁,人家是60-70岁,谁输谁赢一目了然。争取时间窗口,延迟和美国决战时间,能够为中华民族争取最大利益。美国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美国打算下大力气去打破这一局面,加速中美脱钩。

       这种想法中美双方都清楚,是阳谋而不是阴谋,核心是如何来处理这些问题。一个做法就是创造中美联系的宽松环境,即便在中美政府关系完全中断,没有官方联系的情况下,民间还是有很多联系,比如说商界、文化界、科学界等都会有一定的联系。在中美两国政府交恶情况下,对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往来进行限制,是不利于问题解决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维持宽松的环境保持民间沟通的畅通。

       中美长期的竞争非常复杂,我们不希望出现极端情况。从历史来看,即便美苏矛盾在当时看似无法缓和,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也没出现实质上的直接军事冲突。如果中美走向热战,那么格局将变得非常危险。当前中美竞争的策略都是阳谋,有利于双方的选择大家都清楚,但如何化解对方的“阳谋”,仅靠信心是不行的,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寻求出路。

      三、拜登当选短期可缓解部分外部压力,但长期来看对中国并不利

       具体到谁当选的问题,我认为拜登当选虽然短期内可能缓解中国部分外部压力,但长期对中国是不利的。

       短期来看,拜登并不会像特朗普那样近乎疯狂、走向极端,所以拜登当选后对中国来说短期内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机会。而特朗普当选则很有可能继续走极端,并且特朗普的策略并没有什么章法,短期对中国的压力会更大。不过,特朗普的极限施压对像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意义不大,毕竟我们是长期执政很有底气的政权,迫于压力的妥协和让步是不可能的。

       拜登属于传统政治精英、传统建制派,他在对付中国的问题上会更注重缓和与盟国的关系。这也是美国此前打冷战的重要战略,如果美国不能拉它的盟国同中国一起脱钩,美国单独同中国脱钩对美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达不到效果。在这个层面上来说,拜登当选之后会加快美国同盟友之间关系的缓和,这一点对我们的伤害反而是巨大的。

      面对非常困难的形势,我们仍需要做很多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在国际上行动。中美问题症结在美国,但是决胜 的关键在它的盟国。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化解美国同其盟国之间的共同意志,尤其需要加强同欧洲以及亚太国家的联系。这些国家和经济体在很多层面上并不是和美国保持一致的,我们能找到很多机会。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外交上要注重“求同存异”,谨慎处理各类宣传口径,尽量规避对内宣传可能带来的外部风险。

     四、处理中美关系的政策建议

      第一,坚持寻找共同利益,尤其是经济利益,中国和美国还是存在着巨大的互补性,短期内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取代中国的地位。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还是要扩大中国市场的吸引力,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更高质量的开放也是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能应对上一轮的wto谈判后存在的一些冲突和矛盾。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美资企业在金融上有了新的动作,资金也有向中国、香港流动的倾向,借此机会我国可以加快金融的开放。我们此前对美经贸方面的工作应当进一步梳理,做得很好的要继续坚持,能够改进的要做出变化,适当让步。总而言之,在经济上加大合作的力度,对延缓“脱钩”、缓解中国严峻的外部环境、促进中国企业发展都有积极意义。

       第二,要寻找在国际框架下的多边合作机制。我们有时候一讲多边的概念就是反美的概念,就是反对霸权主义。我认为,这不能完全等同起来,在国际关系特别是国际经贸关系上,很多国际组织由于美国不断地退群压力都面临着重构。但在重构过程中,我们需要发挥积极作用,但这并不是组织第三世界国家、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国家斗争,搞两大阵营。经贸关系错综复杂,犬牙交错,每个国家利益的界限并不明确,要防止这种集团化的斗争,应采取比较有效的灵活的方法。

       第三,从国内宏观政策来看,要坚持底线思维,要加大供给侧改革,完善国内的供应链、产业链体系,加大资源节约力度,适当降低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的对外依存度。

网站地图